-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替代性創傷。因為了解社會事件中主人公的種種經歷,而間接體驗他們的被害心境,結果對自己也造成了心理傷害,這個心理傷害來自于同理心太強。同理心屬于高負荷的情感和認知活動,相當于你去模仿別人的大腦,體驗別人的痛苦和無助,也就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但是,這種傷害體驗多了又會變成同情疲勞,即當人們付出了過多的情感資源后,大腦啟動防御反應,使人們對重復出現的刺激變得不再敏感,變得麻木。甚至喪失道德判斷能力,會譴責受害者。
1 5
易和: 確實是這樣
-
人生路上,要學會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讓人生走得更遠;善待自己,可以讓生命活得滋潤。無論是善待誰,其實都是溫暖在流轉,都是愛在延宕,最終,施及別人,惠澤自身。
-
生活不是為了趕路,而是為了感受路。 這個世界,最好的放生,就是放過自己。 不要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時了;不要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終究還得過下去。 放下執念,才能更好前行。
-
人生沒有完美,萬物皆有裂痕,如果世界上有完美無缺,那么,陽光也就無從進入人心,溫暖生命。
-
有人問:“你總是在學習,通過學習,最終得到了什么?”答:“什么都沒有得到。”再問:“那您還學習做什么呢?”再答:“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憤怒、糾結、狹隘、挑剔、指責、悲觀和沮喪,失去了膚淺,短視,失去了一切無知、干擾和障礙。”學習的真諦不是為了加法,而是減法。提升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而是放下!
-
生活是撲朔迷離的,它給你一些,也拿走一些,讓你快樂一陣,也讓你痛苦一陣。它的吊詭之處就在于,看似不動聲色,卻讓每個人都過得不盡相同。樂觀的人,總能在生活的有限中走出無限來,因為他們更善于在絕望之處看到希望,在不可能中捕捉到可能。
-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的時候,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首先弄臟的也是自己的手。面具若戴得太久,就會長到臉上,想要揭下來,非得傷筋動骨扒皮不可。
-
痛而不言,笑而不語!人生誰不是遍體鱗傷?與其心情抑郁低落,萎靡不振的擦拭自己受傷的心,不如坦然一些,因為,只有經歷了人生的洗禮,變的強大了,才能從容淡定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
人在低谷,不談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處逆境,不談情懷,務實才是根本。但人性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站在自己的風景里仰望別人,哀嘆自己的命運,蹉跎自己的人生!
-
人生所有的苦難和煩惱,都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心念一轉,看什么都順眼。當你經常發現的是自己的不足時,你所看的一切境都是好境,所見的一切人都是好人,所遇的一切事也都是好事。
-
優秀的人并不是比別人多幸運。他們只是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對自己有所要求,不因舒適而散漫放縱,不因辛苦而放棄追求。雕塑自己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疼痛與辛苦,可那一錘一鑿的自我敲打,終能讓我們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