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邊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顯著特征,因為它標志著一個人充分的成為他自己。并且同時尊重他人的邊界,樂意看到他人成為他自己。 在父母跟青春期甚至成年的孩子的關系中,父母的邊界不清比比皆是,主要的表現有以下幾種: 第一點,隨意進入孩子的房間,偷看孩子的日記或微信聊天記錄。即使孩子很反感,父母仍然不改變自己的行為。一個被父母這樣反復突破邊界的人,人格上會帶來某種“味道”,將來在社會上就會吸引他人來突破自己的邊界。 第二點,代替孩子做出職業選擇。甚至有的父母背著孩子,偷偷改掉孩子的高考志愿。人的一生有很多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如果工作是別人替代自己選擇的。那么工作就意味著受虐待。這也是很多人在事業上即使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卻得了抑郁癥的原因。 第三點,婚戀方面,包括限制孩子交友、催婚,甚至代替孩子相親。這些做法對孩子自我邊界的毀滅性突破,對人權的踐踏,并將預埋將來親密關系的“地雷”,限制孩子在親密關系中的幸福感。
1 5雷雷: 學習了。
-
情緒穩定是個陷阱,而是要情緒流動。被壓抑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允許萬物穿身而過,相信它們會來也會走… 接納情緒適當表達,情緒流動的最終會走向更高階、更真實的穩定…你也會更自在!
-
和一群同頻的人讀同一本書,觀點碰撞的瞬間,互相分享帶來的體驗,美妙和充實!
-
想用短短的二十分鐘時間解決一個日積月累的深層問題,我確實愛莫能助。心理咨詢師不是神,想要有好的咨詢效果,確實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協作,遵守一定的咨詢設置,才能良好的進行!
-
性話題、騷擾者、想短短十分、二十分鐘就想要結果的,請繞行!真正想梳理問題、解決問題、付出實際行動、自我成長的,歡迎您找到我!但除了個別公益性咨詢,我確實無法改價,已經比線下地面咨詢優惠多了!希望可以幫到有真正需要的人!
-
太過用力的人生,未必一定會得償所愿。人生緩緩自有答案,有時候,慢即是快!
-
焦點解決,短程治療,聚焦未來。
-
讀書,永遠是提升自己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徑。
-
讀書會開啟,持續努力,不斷成長!
-
“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每周四晚上,空下來一起讀讀書,挺好~
-
上帝賜予我平靜,讓我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智慧,讓我分辨二者的不同。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