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恐懼:將恐懼轉化成愛 內在小孩的特征是恐懼。日常生活將恐懼幻化成憤怒、悲傷、嫉妒、自卑、自責、退縮等負面情緒,其實是受傷的內在小孩被觸動。 這孩子敏感而纖細,多面而熱情,但從小受到傷害,正面特質被壓抑,被生存的恐懼所替代。沒有勇氣和智慧面對所遭受的傷害。但身為成人,有足夠資源,安撫和療愈自己內在小孩。 一旦內在小孩獲療愈,喜悅、創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質能毫無阻攔表達,為生活帶來無盡樂趣和希望。這療愈先從認出內在受傷小孩開始。 解開小孩面紗,從恐懼,羞愧、驚嚇,被遺棄和被剝奪等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加上親身經歷,為內在小孩找到對號入座的情境。 內在小孩的一些作為:反彈行為、任性、不切實際的期望,保護自己的策略,幼年時也許有效,成年后不僅阻擋人生的腳步,更讓我們遠離真相,遠離自己內心。 親密關系最大困難,是無意識在伴侶身上尋找那永遠不存在的完美父母。想在對方身上彌補童年沒得到關愛、尊重、了解和接納。若能回到自己內在的感覺,看見并安慰那受傷的內在孩童,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大轉變。
0 4
-
有些人就是太善良,為了照顧別人情緒,總是用示弱來表達自己沒有敵意,結果給了別人欺負自己的理由,被生活揍得更慘。
-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尋求和創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
一個成員出了問題,往往是系統出了問題。
-
所謂美德,往往不過是一種精致的服從機制
-
不能被滿足的需要,往往容易通過焦慮的方式呈現出來
-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尼采
-
成為一個好人,“要擁有傷害他人的能力”——卡爾.榮格
-
中國女人的壓力: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找不到存在感,需要和男人競爭找存在感。 中國男人的壓力:傳宗接代,光宗耀祖,找不到價值感,需要和優秀的男人找價值感。 中國的男人在職場里最容易出現抑郁。
-
你拒絕什么,什么就會消耗你。
-
療愈不是逃避,而是深入內在,不是掩蓋癥狀,而是去理解這些癥狀在試圖傳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