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預期會對我們的體驗造成深遠的影響。 一般來說,當人們前來尋求幫助或獲取信息時,他們都會對事情最終會有何結果抱有一定預期。 他們對這種期待投入的情感越多,他們就越不可能體驗到與這種預期相反的情形。 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堅信自己嘗試想解決的問題就是無解的,或者毫無希望的,那么即便別人給他提供了一些可能會有幫助的解決方案,這個人也不會去嘗試。 這導致問題仍然無法得到解決,也又一次證實了認為它無解的看法是“正確的”。 在系統論中,這種循環的過程被稱為“自我校準回路”,它本質上描述了為什么有人無論怎么努力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改變。 用大白話來說,人們會煞費苦心地原地踏步,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糟糕的決策和錯失的機會是有理由的。 咨詢過程中,咨詢師能否直面可能與來訪者的沖突,考驗價值觀和咨詢倫理。 來訪者也應該明白,有些改變是需要刺痛的,如果咨詢師只有理解安慰與支持,在你與他人的人際關系中,錯的都是別人,而我們又不可能是完美的,這個矛盾源于何處呢? 當然,怎么做,取決于當事人自己,不過,“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確是真實不虛。
1 4佳鈅: 千真萬確
-
不管地板有多臟,用心打掃就會干凈的。
-
別擔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沒有 別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擁有
-
史蒂夫·哈維與女孩的對話(手搓版),分享給朋友們
-
就算父母不愛我,也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因為,生命是屬于你自己的。
-
羅杰斯認為自我實現是人類最基本的動機,人是積極主動、自我實現和自我指導的,這樣的人也就是心理健康者。他們有以下5個特征: 其一,樂于接受一切經驗; 其二,時刻保持生活充實; 其三,信任自己機體的感受; 其四,有較強的自由感; 其五,有高度的創造性。
-
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 不再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
少年期是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人,特別是成人態度,對他心理與個性順利發展,至關重要。少年產生行為和心理障礙的原因,除學前期家庭不良教養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入學以后,成人的錯誤對待,特別是教師的錯誤對待。不恰當的對待將給少年個性造成不良影響,這種影響可以伴隨他們的一生。
-
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用心選合適的,而不是為不合適的費心。
-
“我聽到最惡心的一句話就是,事情已經過去了,為什么還揪著不放呢?有些事情在你那里是過去了,但是我永遠過不去,因為受委屈的是我而不是你,舊賬被重提,那是因為從未被妥善處理,除了我自己能說原諒,誰也不能勸我大度。” 郭德綱這段話說得好,心理咨詢是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別急著原諒,且慢慢釋懷。
-
在應對現實事件的三種反應中: 感性反應強調情緒本能,理性反應依賴邏輯分析,而悟性反應需要哲學層面的認知重構。 健康的心態往往需要三者動態平衡:? 感性提供生活溫度,理性保障決策效率,悟性賦予生命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