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人走的路》開篇寫道:“人生苦難重重。” 這說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痛苦,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痛苦,讓自己變得強大,這樣才能錘煉自己的生命韌勁。
0 7
-
美國精神病學家貝克(AaronBeck)注意到:他的來訪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在腦海里進行內部對話。他發現,來訪者似乎進行了大量的自我對話,但真正說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想法。 比如,一個人可能會想:“治療師今天很安靜,是不是在生我的氣?”卻不會直接告訴咨詢師,而是獨自開始感到焦慮。 認知行為療法(CBT)認為,思考問題的方式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為。 比如我們消極地解釋自己所面對的情況,并因此體會到負面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又會導致特定的行為方式。
-
在大多數人眼里,相比較那些遭受父母虐待或忽視的孩子,小時候得到更多關注和夸贊的孩子理應更自信,更勇敢,也有更強的成就動機。這默認了夸獎是個好東西。 但事實上,有些不恰當的夸獎給對孩子造成的更多是負面影響,也就是常說的「捧殺」,面對過度的表揚,孩子們會擔心辜負父母的稱贊,這會導致恐慌和焦慮。即使是沒有經歷過焦慮的孩子也會厭惡讓父母失望的風險,從而變得不敢挑戰自己。
-
《少有人走的路》開篇寫道:“人生苦難重重。” 這說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痛苦,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痛苦,讓自己變得強大,這樣才能錘煉自己的生命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