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依戀》中有這樣一句話:假裝寬容是會被孩子識破的。如果我們不是打心眼兒里寬容孩子,即使話說的非常好聽,可是非語言信息還是會暴露你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你的身體姿勢、你的目光、你的聲音、你的語調等都會暴露你的真實想法。那不光陪伴孩子需要真誠。與人交往也需要這樣。假寬容假真誠很容易被識破。所以我們在家庭和社會中都要做個真誠的人,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0 4
-
夢無所遮蔽 我們只是不理解它的語言罷了 夢給我們展示的是 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 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 和沒有扭曲的產物 夢是啟迪 是人潛意識在努力 使整個心靈更趨于和諧、合理 ——榮格 大多數危機都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 只是意識覺察不到而已 夢能夠泄露這一秘密
-
很多人所謂的舒適區,其實根本不算舒適,最多只是熟悉罷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工作,熟悉的人,未必讓你舒適,未必讓你滿意。你甚至一直很痛苦,一直深惡痛絕。 但你依然不肯離開,不肯改變。人類對改變的恐懼,僅次于SW。 強者不斷開拓進取,弱者總是呆在所謂舒適區。 破自己的舒適區,認識自己的能力邊界。要在這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非常難。但要努力做到。 比你更高的智慧,一定是打破你固有認知的,讓你離開舒適區的,可能會讓你很不舒服的。但還是要讓自己接受更高智慧。 離開舒適區從來都是一件很難的事。 離開舒適區的驅動力是什么呢?欲望。痛苦。熱愛。好奇。 做你熱愛的事,把它做到專業,又有足夠的回報,這才算舒適區。 你要有舒適區,又不能沉溺于舒適區;你要離開舒適區,然后得到更大的舒適區。 離開舒適區,沒有立竿見影的方法,只能是:跳一跳,摘桃子。循序漸進。咬著牙堅持。
-
有的犯人會設法沖破鐵絲網逃脫,對我而言,鐵絲網根本不存在。犯人的總數并沒有減少,但我已飛到遠方去了。 By索爾仁尼琴
-
馬斯洛認為,社會化和自我實現存在一定的矛盾,每個人都要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很多小時候沒能“順暢使用父母”的人,在養育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孩子沒有自我,一味強調孩子的自我、個性,排斥孩子的社會化,最終毀了孩子。
-
你小了,問題就大了。你強大了,問題就小了。
-
《重建依戀》中有這樣一句話:假裝寬容是會被孩子識破的。如果我們不是打心眼兒里寬容孩子,即使話說的非常好聽,可是非語言信息還是會暴露你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你的身體姿勢、你的目光、你的聲音、你的語調等都會暴露你的真實想法。那不光陪伴孩子需要真誠。與人交往也需要這樣。假寬容假真誠很容易被識破。所以我們在家庭和社會中都要做個真誠的人,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