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要記住,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從細節就可以看出來,刻薄嘴欠和幽默是兩碼事,口無遮攔和坦率是兩碼事,沒有教養和隨性是兩碼事,輕重不分和耿直是兩碼事,記住一句話:自嘲才是幽默,嘲笑別人是沒教養。
0 3
-
要允許不同的人的存在,要去理解這種存在的必然性,但不能讓不同的存在影響和消耗自己的存在,要拿別人的不同來豐富自己的不同。
-
三體說過:生存本來就是艱難的,為什么人類把生存當做理所當然?的確,"明天會更好"是偽命題,因為你不知道死亡什么時候來臨,所以只有此時此刻才屬于你自己的,做你想做的事情,早上醒來請慶祝每一天都活著,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當成一份禮物,請對它說:"謝謝。"
-
被你影響的那部分我,代替你永遠和我站在了一起,也算沒辜負說要一起變的更好向前走。愛和勇氣是不可再生資源,絕對理性和自私會保護好我自己。
-
有些人執著到,擦干眼淚繼續愛你,有些人冷靜到,權衡輕重地放棄你。
-
心理學角度上看 人只會愛上三種人 第一對方身上有你被壓抑的能量,第二在對方身上體驗到了與父母關系模式的熟悉感,第三在對方身上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 喜歡可能是一見鐘情或見色起意,但愛一定是來自靈魂深處潛意識的吸引與召喚。
-
療愈不是逼自己原諒,而是允許自己真實地感受、悲傷、成長。——皮特·沃克《不原諒也沒關系》美國心理學家
-
我從不后悔對任何一個人好 哪怕是看錯人 那怕是被辜負 哪怕是撞南墻 因為我對你好 并不代表著你有多好 是因為我很好以前總覺得真誠是必殺技 但當你被欺騙被辜負才發現原來真誠是毒藥 當有人說愛你的時候你就相信當下的他是真的愛你 只有你本自具足不懷疑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希望你依舊待人真誠 但是不給予厚望就好
-
今日份思考: 療愈不是一遍又一遍講述同樣的故事,而是讓你的身體愿意去重新體驗創傷產生的那一刻,并找到一種新的方式,來應對那個讓你很恐懼的感覺。 我們可以把創傷理解為人的應激反應。 所以真正困住你的,不是最初傷害你的人,而是你的身體因為恐懼傷害,而自動形成的一個保護機制。 比如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是因為童年缺愛,讓你覺得必須要靠討好別人才能活下來。 那個討好的行為并不是你的創傷,而是你對恐懼得不到愛這件事情,產生的一個應對機制。 那你想要真正糾正自己的行為習慣,就要去做一件很勇敢,甚至有點殘忍的事情,掀開你的傷口,去面對你最深的恐懼,并做出一個不同的選擇。??
-
先搞起來,能解決80%的問題! 遇事不必等萬事俱備,無論事情大小,只要明確目標、找準方向,立即行動才是最快解決問題的途徑。 先搞起來的背后,還藏著一條高手思維。就是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會做什么。
-
很多人總是拖拖拉拉,抱怨自己沒有做事的動力。但是,動力恰恰源自行動,只要你開始做一些事情,只要能朝著目標前進,你就會發現動力隨之而來。所以,當我遇到一個很艱巨的任務時,我會把問題分解成若干更簡單的部分,此時我的目標不是完成任務,而只是讓自己能夠行動起來,向前邁出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