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現實性焦慮,除了擔心內容有可能成為現實以外,個體所采取的行為是否具備有效性也是判斷是否是現實性焦慮的標準。如果是現實性焦慮,個體可以采取某些有效性措施,能夠增加積極結果實現的可能性,降低消極結果的可能性。
0 1
-
當我們必須直面自己的真實感受時,起初都舉步維艱。
-
恐懼引發“戰或逃”的應激反應。
-
時間不是萬能藥。如果是,你就不會因為那些殘留的哀傷或很久以前的痛苦而不時感到難過。
-
你們是因為某些原因才走不下去的,而這些原因也可能讓你們無法做朋友。一位女士跟有控制欲的、挑剔的男友分了手。
-
非得要“做朋友”的一方往往并不愿承擔關系里的承諾與責任,卻又不愿意放棄熟悉的交情。
-
先分開一段時間,你們才可能以一種更加清醒理智的狀態做朋友。
-
想做朋友也并不容易,基于之前的戀人關系,你們很難把彼此當作普通朋友。
-
而剛分手的戀人,彼此之間的氣息過于濃烈,即使有可能成為朋友,也不大可能是現在。
-
有的戀人后來的確成了朋友,如果真的這樣,也只能是后來的后來。
-
你會不自覺地把一些特定的地方、時間與事件同前任牽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