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對自己的自我價值感認同不高。他們需要一些明確的數字指標來讓自己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價值還在。比如高收入,當高收入一旦出現波動或出現問題的時候,立刻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他們會覺得,在親密關系當中之所以能夠收獲到別人的愛,是因為有很強的賺錢能力。如果一旦這個能力出現波動,就會覺得別人的愛可能也會收回。這種想法其實很痛苦,會讓人感覺生活缺乏意義感。只有當你可以把所有那些別人看起來覺得不好的事用一種正面方式去解讀的時候,你能夠瞬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時間長了以后,你就會發現,這件事情對于你的生命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會讓你產生巨大的變化。 維度一:價值不是單一維度 能力不能用一個非常單一的維度去評價它,這個單一維度叫做我賺了多少錢。很多能力它是多維交織的。比如說我能夠享受孤獨,它也是一種能力;我能夠與人相處它也是一種能力;我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它也是一種能力。所有的事情,當你沉浸在這個狀態里面并且享受在你的狀態里面的時候,那個時候其實你散發出來的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掌控感。別人看到你的時候,他就會覺得你是有能力的,他就會覺得你是在閃光的。反而,當你把自己的所有的價值體現都鎖定在單一維度,就好像鎖定在我賺了多少錢這個維度的時候,你反而會顯得不那么強大。其實,一個人具備賺錢的能力的時候,有魅力的東西并不是你的錢這個數字,而是能夠讓你賺到這么多錢背后所代表的那些東西。比如說你讀了很多年的書,你有處理問題的能力,你有達成目標的能力。真正讓一個人產生魅力的點位是在于這個人能夠讓他成功的背后的這些能力,這個是讓他發光的點位。所以你要知道本身你的價值它到底是來源于什么。你的價值其實是來源于你這么多年努力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里面,有的時候你可能能拿到結果,有的時候你可能不能拿到數字結果,但是你只要有這個努力的過程,他一定會讓你在某些方面發生長進。比如說你在做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可能覺得對金融的知識有了更廣泛的認知和了解。那么有一天如果我要去做別的東西,要去學習別的東西的時候,我是不是又對別的東西會有更多的認知上的了解?其實你在別人眼里,別人看到你這個人,他感知到的一定是你在自己的世界里頭非常自洽的狀態。這種方式會讓別人覺得你是發光的一個狀態,你在不斷的生長、不斷的奔跑的過程當中,你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是在散發能量的,你就是在展現價值的。
0 0
-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每個人都希望能含著金湯勺出生,有完美的父母,可現實往往事與愿違。
-
“愛是有一個陪你往前走的人” ?
-
改善焦慮的三個心法:靠博弈不如靠真實 1.不要主動進博弈關系,要敢于做自己,需求感不是缺點。 2.只關注事實,不關注觀點,在我們的內核和信心沒有建立的那么強的時候,我們先去停止對我的攻擊,先正視自己的行為,哪怕遭受了拒絕,勇敢表達的我也需要被肯定,哪怕沒有拿到想要的結果,勇敢堅持的我,也需要被鼓勵。 3.不要對關系有理想化的期待,我允許對方出現陰暗面,我允許對方做出很離譜的事,因為哪怕我不允許也沒用呀,他還是會做的,這是他的劣根性,是他的課題,而我在這其中收獲了什么,重建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帶有目的性去想著能改變對方。
-
沖突是看清一個人最好的機會 處理沖突的方法:不爭對錯,反過來提供情緒 不爭對錯 找出你們倆溝通的共識,和觀察對方處理的態度。 不要把他的反應當成是對你的攻擊,這也許是他自身的防御。 很多人就是沒有認識到,情緒和問題是兩碼事,一定是先情緒,后問題,我們不需要分析事情的對錯,我們只有先做到了理解,才能事半功倍的解決問題。
-
最近很火的一段話,“見過世面的男人,不缺女人。見過世面的女人,不相信男人。看過世界的男人,只愛一個女人。看過世界的女人,只愛自己。做一個有風骨的人,對得起內心的驕傲,在自己的世界里,獨善其身,在別人的世界里,順其自然。
-
什么是內核穩定? 就是自信、處事不驚,世間與他人皆如浮云。內核穩定的人有自己熱愛的事物和擅長的領域;有主見不容易被外界干擾;愛自己,覺得自己不可替代;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強的掌控力,擁有一-種堅定不移的氣場和高能量。
-
感情里最怕的不是沒遇到對的人,而是你把一個不合適的人,當成一切的寄托 感情不是盲盒,不要用幻想填滿對方的空白 他到底是喜歡你,還是只是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感覺,真的騙不了多久,只是你愿不愿意承認而已 別再拿“他親我了”來證明他愛你了;別再用“他說以后再說”來延遲你應得的幸福 我還是那句話啊,真相不會傷人,自欺才傷人
-
愛的形式有很多種,付出算一種,索取算一種,崇拜又算一種,不分對錯和高低貴賤。 但是當你愛一個人感受到滿滿的不公平,和不自在時,就應該把自己的需求收回來一些,而很多時候,你的需求不一定必須由對方給予。
-
“我就是這樣的人,我不擅長溝通。” “我情緒化,但這就是我啊,你得接納我。” 對不起,這不叫接納,這是拒絕成長的自戀
-
很多人都不喜歡悲傷。但細細回憶一下,每一次悲傷之后,我們的內在都會進行一次蛻變和升級。我們會經由經驗悲傷,變得越來越強韌,越來越接納,越來越成熟。不要去勸說一個正在悲傷中的人盡快走出悲傷。陪著他,傾聽他,對他說:如果你難過就盡情的哭出來。看著他哭個夠,就是對他最好的安慰和愛。相信他在充分的悲傷后會接納那個巨大的失落,并開始新的生活。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和時機來整理、面對自己的內在。悲傷的盡頭是接納與轉化。一個人若能明白悲傷背后蘊藏著的巨大禮物,那悲傷的使命就完成了,他也會越來越不容易產生悲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