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家嵇振頡有個朋友開了家傳媒公司,準備做一個文化名人的系列采訪,想讓他幫忙起草一份文案。 想到兩人平時私交不錯,嵇振頡欣然答應,并且對收費一事只字未提。 文案通過以后,朋友又找到他
- 2.現在很多人都有的“空心病”,簡單說是可能沒有夢想沒有高級欲望了,人類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后,要提升欲望,從小我滿足到大我到無我,也就是你的夢想要從個人家庭婚姻到家族國家全球都因你而
- 3.我相信,自我充實并始終懷揣對愛情的向往的你,終有一天會遇到那個對的人,和TA一起勇敢地踏入婚姻的殿堂。
- 4.作家蘇心講過她朋友S先生的故事。 去年,S先生升職為副總,無論是收入還是福利待遇都提升不少。 他在飯館設宴,想請關系還不錯的親朋好友吃飯。 到了請客當天,通知的人來了不到一半,原來定
- 5.在《微音》雜志上看過一個故事,很受啟發。 一個男人創業成功時,身邊的人都夸他聰明能干,后來他投資失敗賠光了家產。 最潦倒的時候,他沒有向身邊人借過一分錢,也沒有把自己的遭遇跟任何人
- 6.作家李濤的父親年輕的時候,為了謀生學過兩年木匠。 村里好幾戶人家為了省錢,把家里木活兒都丟給他的父親做。 有一次,父親臥病在床,有個村里人蓋房子,找上門非要父親去幫忙。 被拒絕以后
- 7.經常對自己說: 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
- 8.為什么說“醫不叩門”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 -《黃帝內經》 病人不讓你治,內心潛意識就暗示這肯定不行,也就不會配合治療,那么這個病一定治不好,就更不會有任何成就。 天雨雖
- 9.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人性是這世上最不經推敲的東西,和人性較勁,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把人性想得多美好,而是尊重人性,順應人性。
- 10.恨一個人和愛一個人一樣都需要很大的精力,所以請把你的精力都用來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 11.網友老曹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醫生,他說自從畢業后日子就沒安寧過。 有人讓他幫忙掛號,有人讓他幫忙看病,還有人托他在北京買藥。 可辦事哪有不花錢的,一開始幾十幾百的小錢,他咬咬牙也就算
- 12.青春期孩子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若是和他硬碰硬,只會被刺傷,只有懂得退讓的智慧,懂得包容,才更有利于孩子的
- 13.迷茫,不是迷失在人海中,是迷失在自己的頭腦中。 想要更多的錢,更多名,更多利,更多精彩,更多富足。 思想,是一座城堡,一輛車子,一頓美食,一個建構的像夢一樣的世界。 思想是看不見,
- 14.當你懂得打開覺知,本來一切那么無聊無趣的,也會變得那么鮮活、新鮮與美好。可是什么是覺知呢?我們太習慣于我們的思維,思考,強烈地、習慣的認同于充滿二元對立批評思維,完全忽略思維背后
- 15.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在發生沖突的時候,最先爆發的就是情緒,情緒爆發到低沉只需要15秒的時間,但恰恰就是這短短的15秒,很有可能會讓相愛的兩個人分開。 情緒爆發時,不要試圖去溝通,其實,
- 16.人生意義 現在有很多人在說人生沒有意義的這個話題,還說自己思索了多久多久的感受。我個人不太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所謂的人生無意義,往往指的是絕對化的意義,而不是相對來說的。絕對化的意
- 17.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云水間。只要我們懷揣夢想,篤定前行,用簡單、恬淡之心來裝點自己的生活,日子定會一天比一天過的更美好。
- 18.人是不會改變的, 所謂成長,不是改變, 而是增加策略,打通更多的通路
- 19.對喜歡的人漸漸失望是什么感覺? 對喜歡的人漸漸的失望了,這個原因有可能是你之前產生了過高的對 ta 的期待。期待對方能滿足你的很多的現實或者不現實的愿望。當這些愿望沒有如期而至的滿
- 20.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要對自己說“不要緊”;遇到挫折,也要學會說“沒關系”;即使身陷困境,也要試著說“我很棒”。如果你堅信石頭會開花,那么開花的不僅僅是石頭。
- 21.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情所編造的故事
- 22.愛自己的最好方式是發揮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成全自己。而毀滅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浪費時間,埋沒自己。喜歡這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很多很多潛能沒有開發出來就錯過了,從而錯過了
- 24.穩里面藏著急,靜里面藏著爭。 越是急的時候越,就越需要穩, 越是想要爭的時候,就越要保持內心的平靜。
- 25.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緒,這場人生,你就贏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人生自由安排。
- 26.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有些東西是必須摧毀,必須放棄,才能迎來新生,不管是消耗你的人,還是讓你恐懼和焦慮的事,又或者是脆弱敏感的你,你必須打破。人都怕變動,所以不愿意去改變自己,但
- 27.(續)當孩子有情緒時 ?合理應對孩子的情緒 ? 孩子在成長當中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關鍵是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時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慌亂,不忽視。那父母具體應該怎
- 28.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 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 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 29.當你把所有的關注和情緒收回來,回歸到自己,你才會有心欣賞這世間的美景 所以不要讓事亂了你的心 守護好你的心田 一草一木,一花一樹 都是靈動的~
- 30.真正的聰明人,都有一顆恰到好處的糊涂心。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活出自己的歡喜。
- 31.“以前對你不好的人,現在慢慢對你好了,不是他們良心發現了,而是他們需要你了。” ???
- 3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兒童精神獨立”的理論。她反對傳統的以教師和父母為中心的教育,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這個中心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圍著他們轉,而是把兒童作
- 33.世事無常定,人心有往復。 什么都非得刨根究底弄明白的結果,注定會讓自己越活越沉重。
- 34.家教箴言:愛子七不責 1.對眾不責:公眾場合不責備孩子;2.愧悔不責:孩子已為過失愧悔不再責備;3.暮夜不責:孩子上床睡覺前不責備;4.飲食不責:吃飯時受責備易導致脾胃虛弱;5.歡慶不責:
- 35.為什么人在和別人分開時會覺得痛苦呢? 不是,因為生活原本就很痛,而那些人的存在成了止痛藥。
- 36.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學會區分也就容易拎得清。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事是越界的,管控過多,整得自己累,孩子也累。
- 37.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等于幸福
- 38.有句諺語說的好,我們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 39.孩子不必太聽話,聽他說話很重要。 ?#家庭教育
- 40.剝奪了平常人生活中的錯覺,也就剝奪了他的快樂。—亨利克?易卜生也” 《 野鴨》,1884
- 41.輪回是無法控制的生死流轉,眾生由于不善巧的行為和破壞性的情緒,反復地陷于痛苦之中。 涅槃是解脫痛苦的境界,與絕對實相或佛性的認悟對應。 頂果欽哲仁波切說: “當認證了心性,就叫涅槃:
- 42.又一次踏上這里的石階,恰逢雨天,拾階而上,想到了曾經的自己......這石階就像人生的上升期和平臺期或者叫低谷期,希望撐傘的那個人不管是在上升期亦或低谷期,都不孤單,因為一個人的傘下有
- 43.人與人之間,若靈魂不能共振,交流不能同頻,僅僅只是淺淺的遇見,終究會成為陌路,我們終其一生不是為了滿足所有人,而是為了找到同頻共振的一部分人。
- 44.慢慢來,一步一步按自己的節奏走,總有一天會抵達。
- 45.表達本身就是治愈, 當憤怒能夠被完全的表達, 內心的悲傷就會涌現, 當悲傷得以看見, 與自己的和解就能達成, 恨的背后永遠是對愛的渴望。
- 46.在某音上看到一個高贊視頻,講的是一個中年媽媽的育兒日常。 “娃不想睡就不睡吧,反正困到不行總會睡的; “一頓飯不想吃就不吃吧,反正長大都是一百多斤的人; “玩具亂就亂吧,反正收了
- 47.做一個有感覺、有情緒、有邊界的人。 如果你對這句話有困惑,或者你認為這些不重要,或者你有別的看法……不管怎樣都很好。 這句話只是我說出的一個概念,只代表我此刻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如
- 48.當你無力從糟糕的現狀中拔出來時,你應當果斷選擇求助!
- 49.生活的道路,人生的旅程,總是布滿了荊棘,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劃傷。當然,如果將苦難看得太重,將自己看得太輕,無疑就會自動嚇退自己。 誰的一生,都需要經受磨難,若是從頭到尾不經歷風吹
- 50.人生中的第三支口紅。愛人先愛己。慢慢的懂了,要想好好的愛人,就先要學會好好的愛自己。以前有一塊錢,我是想著給家人花,也不舍得給自己花一分。后來我開始學習改變成長,如果還是只有那一
- 51.所以,麥家在《人生海?!分袑懙溃喝松母叨龋辉谟诳辞宥嗌偈?,而在于看輕多少事。 事看太清了會煩,人算太精了會累,半醒半醉最為宜。
- 52.誰痛苦誰改變誰受益。記住這句話,放心里。每天學點心理知識,為自己人生保駕護航。懂點心理學并不是壞事,它可以讓你清晰的看到過去和未來。它亦是一門科學。
- 53.感受積極情緒,融入積極生活,開心工作、學習2023.11.16早安分享: 今天是國際寬容日,與萬事言和,與獨處相安,自行,自醒,自清! 把心情平靜下來,把微笑打開,要相信,沒什么坎兒是過不去
- 54.匱乏感,是一種很“缺”的心理感覺,它和一個人實際擁有多少無關,和內心的黑洞有關。 當人們深陷于匱乏感狀態當中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永遠都填不滿的黑洞,是怎么都不夠的饑渴。匱乏,代表的
- 55.初二的孩子每周請從外地開車跑過來,這份堅持很難得 ? ?說跟同學相處不糾結了,上課聽講專注了,每天同步堅持學習打卡,生物,地理,歷史,政治這些科目,原來都不及格,現在輕松90分 ? ?
- 56.渣男都很無知,他們沒有長遠的利弊觀。優秀的男人會珍惜別人的付出、努力把握機會、約束自己、長期主義。渣男是混一天是一天、無知、高估自己、懶惰,哪怕是唾手可得的利益,他們也不愿意付出
- 57.婚姻中的冷暴力 誅心的無形劍 趙女士今年45歲,她的丈夫今年50歲,兩個人的感情很早就出現了問題,夫妻之間的交流很少。而自從趙女士的丈夫去年檢查出了腰椎間盤突出,開始去客臥睡硬板床
- 58.和爛男人在一起,怎么樣都會輸 很多女生被渣之后總想翻本,會想改造渣男、成為渣男最有的白月光,只有這樣,她心里才舒暢 其實和渣男在一起,不管你價值有多高,多努力,你都會輸 你認真對
- 59.愛情能量好的女孩: 1、分手和戀愛都很輕松,不會苦大仇深 2、極少真生氣,又很會演出各種情緒 3、喜歡給別人能量,不求回報 ???
- 60.能將你從低谷拖出來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你心里的格局,和你發自內心的釋懷;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感同身受,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潰,但你一定要懂得自愈。當你內心足夠堅定的時
- 61.夫妻倆互相貶損、詆毀,傷害最大的并非彼此,而是孩子。如果家里有一個男孩子,媽媽長期貶損爸爸,對男孩子來講,作為男性的部分也被媽媽貶低了;如果家里有一個女孩子,爸爸長期貶損媽媽,對
- 62.女性對于情感的需求往往更加細膩和深刻,她們渴望找到那個能夠讀懂自己內心的人。
- 63.累了嗎? ?邀你感受一下這冬日的燦爛 ?天的湛藍 樹的明亮 還有無處不在暖陽 清洗下無時不轉的頭腦 安撫下無刻不緊張的身軀 還有那從未關注過的內心 然后, 再出發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
- 64.健身和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而懶,是你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
- 66.心理匱乏的三個表現: 表現一:總是看“不足” 表現二:無法享受快樂與美好 表現三:囤積與浪費 內心的匱乏感,就像是一個無底的黑洞一樣,侵蝕著一個人的內心,讓其總是與美好,與快樂,與價
- 67.“生活不給你欺騙,你如何看透人心;工作不給你壓力,你如何激發潛能;人生不給你孤獨,你如何懂得反省;感情不給你折磨,你如何明白聚散。”人生沒有白上的課。上天讓你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
- 68.殘害夫妻關系的十二副毒藥: 第一副,指責; 第二副,辯護; 第三副,冷戰; 第四副,蔑視(瞧不起)對方; 第五副,經濟封鎖; 第六副,把伴侶趕出房間; 第七副,拉孩子成為自己的同黨; 第
- 69.嘗試后可能會失敗,但千萬別放棄嘗試
- 70.在最艱難的時候 別老想著太遠的將來 只要鼓勵自己過好今天就行 這世間有太多的猝不及防 有些東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緒
- 71.中年不惑,閱盡世事,是時候該認清能力邊界,明白自己幾斤幾兩重了。 正如亦舒所寫:無論什么事,鞠躬盡瘁,均有限度,只能做到這樣,如果還不夠好,也只得作罷。
- 72.孤獨也好,寂寞也罷,都是我們成為獨立個體的掙扎過程,不要因為痛苦、害怕就一頭鉆進別人的世界。 你站在這里,就代表著自己,是一道風景。風大雨急,你卻可以很自然地抖一抖身上的雨滴,像
- 73.一切人生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身心失位造成的。 告訴你一個真相,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因為內在世界才是一個人的生命髓核,才是一個人的定海神針。 你對了,一切都對了。
- 74.如果匱乏感是一個黑洞,你不需要去把黑洞填滿,你可以做的事情是打開心門,讓陽光和美好照耀你,流經你,溫暖你,因為你是值得享受那些美好。?
- 75.放下別人的錯,是為了自己解脫自己的心。 人生步入中年,經歷的人與事越多,越要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該裝傻時,就別太聰明。
- 76.真相: 會愛的人是給愛的人 ……愛滿自縊 不會愛的人是要愛的人 ……內在匱乏
- 77.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不論身處何地,都別忘了守好心中的明月,照亮人生的一片天地。
- 78.梁啟超和陳寅恪,曾同時在清華大學任教國學老師。 工作中,兩人常因學術分歧,各執己見。 有次,梁啟超發表了一篇關于陶淵明歸隱動機的論文,陳寅恪看到后,為了駁斥這個觀點,也特地
- 80.多和孩子聊天,孩子的基本溝通能力差不了 最好的啟蒙,就是多和孩子說話。 原來建議大家多和孩子聊天,主要是從孩子的大腦發育,語言積累等好處來講。 其實還有一個好處,孩子的溝通能力不錯
- 81.當一個孩子體驗過高飛的感覺,他就永遠不甘于在地面爬行。
- 82.認識一位朋友,博士畢業后就職于一家科研機構。 他對這份工作的前景也充滿了期待。 可惜單位講究人脈背景,他作為一個異地博士,不僅沒能因為工作能力優秀而得到提拔,還時常受排擠。
- 83.每次被激怒,每次升起反應, 觀察身體感受的當下:就是療愈進行中。
- 84.當一個人撐過了太多,就真的什么都不期待了。有時候念念不忘的,不一定是愛情,而且自己的回憶和執著,放下兩個字,太簡單又太難。終有一天你會明白,你對人情事故的每一份通透,對愛來愛去的
- 85.人性不是可以大規模修改的東西。即便有小的調整,也都脫離不了利己的宗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利他的,所以不必苛責自己或別人不完美的人性。要觀察的是人性中利己和利他的比例。要看清楚
- 86.現在是物質時代和精神時代的交替過渡期,很多想走捷徑的人會死于落后概念。走捷徑無非是想不勞而獲,不付出成本就能占到相應的便宜而已。人永遠不可能得到能力之外的東西,宇宙法則不存在白給
- 87.水滿則溢,月圓則缺。 當一個人走到頂峰之時,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是下坡路。 金庸用急流勇退的灑脫,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強大,恰恰來自于適時的舍棄與放下。1972年,金庸先生在寫完
- 88.【自我檢測】 ?把你對別人說的話對自己說一遍 ?你就知道為什么成為現在的自己 把渴望聽到別人的話對別人說一遍 你就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 ?
- 89.內耗可能比內卷更可怕。 因為內卷是關于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但內耗更像是一個人和自己的斗爭,都不用等別人動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殆盡了。
- 90.話多的人,總是試圖隱瞞什么; 沉默之人,心里肯定堅信著什么。
- 91.害怕的東西依舊害怕 但可以面對 喜歡的東西依舊喜歡 但可以不擁有
- 92.有種人心態一般比較謹慎、穩重、尊重他人。這種心態往往會在行動之前認真思考,權衡利弊,避免沖動行事。他們也尊重長輩,不會輕易頂撞他們,而是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這種心態有一定的優點,
- 93.認清自己,過好當下,才能享受這一生, 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價值觀帶來的,而非真實存在。 不必站在50歲的年紀,悔恨30歲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歲的年紀,悔恨17歲的愛情,
- 94.情緒的背后—— ?其實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 ?要解決復雜情緒,?底層邏輯就是, 解決自己(或他人)背后真正的訴求, 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情緒的反復!
- 96.不要因為別人的挑剔指責,就立刻陷入自我否定 不要在他人的評價里找尋自己的價值
- 97.情感的創傷,不是你以為的不提,不想,不見就算放下,她會影響你以后的每一段關系,及時療愈,早日學會愛自己。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才不會沉溺于一段失敗的關系中折磨自己。
- 98.大家是怎么看待姐弟戀的?
- 99.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 100.要明白,逆境是個人成長的必由之路,只有勇敢接受逆境的人,才能日益茁壯。
- 101.傾訴是一種將內心真實感受向他人訴說的行為。它可以帶來多種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傾訴具有宣泄情緒、增進人際關系和促進自我認知等積極作用。通過適度的傾訴,我們可以獲得情感支持和理解,減
- 102.初冬的夜晚,我喜歡一個人獨坐窗前,靜靜地聽上一段音樂,如流水劃過心田,沖一杯濃濃的咖啡,細細地品味自己的心境,緩緩地敲打著自己心底的那份淡淡的思念,好像一個人走在林間的小路上,聽
- 103.凡事看得簡單點,給他人留一點余地,也給自己留一份醉意,才能將崎嶇世路走得從容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