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歲,如何擺脫缺愛心理?可能受原生家庭影響,導致自己的感情觀我認為是扭曲的,異性對自己好一點,好感度上升極高,無數次想象對方有多好,并且也會給予對方相同的愛,以至于有點像持續一種很曖昧的關系,一旦自己需求飽和了,就會無故和對方說:“我不想傷害你,我們只適合當朋友。”可能這些話語陳述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傷害的力度是導致對方萎靡不振,大腦里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就情不自禁的一路上傷害了好幾個人。我很擔心形成這種扭曲的感情觀,并且也影響著我的生活,當我持續和別人藕斷絲連時我的腦袋里裝的都是怎么和他處理這段關系,他的某某些行為對我很好啊,以后和他在一起一定會好的……
0個擁抱
15條評論
486次閱讀

網友
十堰潤澤心理咨詢
2025-03-29 16:28:31
在我輸入那段文字陳述自己本身的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我的腦袋很清楚的告訴自己想要什么(自認自己看清了本身)在某種狀態下應該做些什么,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就會情不自禁違背自己很言行不一……所以我很模糊到底我有沒有認清自己……
這樣形容吧……當我和某人建立起親密的關系,我就會用那個人來填補你的洞,一旦那個人死亡或是關系結束了,我不會感覺失去了那個人,我感受到的是填補坑洞的東西不見了,感受喪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因為以前被他填滿的洞現在又暴露出來了

咨詢師陳明
0
【把父母還給父母,讓自己活好自己】
在親密關系中,女人一般投射男人是忽略自己的父母,男人一般投射女人是控制和閹割自己的父母。
所以在咨詢中,常常會聽到女人抱怨丈夫不重視自己,不承擔家庭責任。男人會抱怨妻子挑剔和控制。這也是很多中國式婚姻關系的現狀:女人追,男人逃。
其實我們對于愛人的期待已經超過了愛人本身,更是有很多對理想父母的期待,期待愛人滿足我們童年未被滿足的需求,修復童年遭受的創傷
也許你會說,我找親密關系就是為了我要的滿足,是的,我們期待對方做自己的理想父母,其實對方也在期待自己做對方的理想父母,期待本沒有錯,可是期待落空之后的認知將決定我們的關系走向何方
當我們把父母的還給父母,界限開始變得清晰,親密關系就會改善很多。
2019-07-26 12:31:15
謝謝陳明專家
謝謝所有解答的專家
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