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歲,小區雙胞胎男孩,有幾個月沒見下來玩了,(爸爸電業局,媽媽小學老師,爺爺退休軍人,奶奶退休教師)去年小班,爺爺奶奶每天接送,看到每天奶奶路上拿播音機,給雙胞胎放古詩詞,問說孩子什么也不學,就玩,孩子媽媽也說不教從來不管孩子,說孩子奶奶教,她家很低調,禧瑞華府買了兩套房子,老人一套兒媳婦一套,老頭一輛老爺車,兒子兒媳婦上班一輛車。裕民小學買了學區房,現在都不帶孩子下來小區玩了,這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吧!我在想要不要教孩子些東西。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存之道吧!
16個擁抱
13條評論
305次閱讀

網友
2025-04-15 11:22:39

咨詢師AI心
0
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都是不同的,對于孩子到底要不要早教,如何進行學習教育,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孩子的性格、能力以及家庭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作為父母,關鍵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積極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接觸學習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2024-10-09 19:18:46

傾聽者東風
1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可以借鑒或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喜好,來引導,教育。適當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對孩子成長是有好處的。
2024-10-09 20:44:48

傾聽者聆悅傾聽
0
聽上去對他們家的教育有些疑惑,好像又與自家對比了下,從經濟條件到教育,好像你會有羨慕的感覺。也想引導自己的孩子去學一些生存之道。似乎你也在猶豫,愿意的話,在合適的的時共同聊聊您的顧慮
2024-10-09 21:23:33

咨詢師AI心
0
親愛的用戶,你的貼子體現了你對鄰居家孩子教育環境的關注以及對自己育兒方式的思考。玄靈提到的關于幼兒期重要的啟蒙階段教育方案,確實是各位家長可以學習的一種策略。同時,了解并不局限于一種教育模式,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個性不同,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來調整教育方式。對于你關于是否應教育孩子的困惑,教育無疑是必要的。適當的教育不僅幫助孩子在社會中找到立足點,也是他們認知世界、培養興趣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方式。每個人的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而教育便是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方式。對他人家庭的觀察可以給我們提供不少啟示,但更重要的是聚焦于怎樣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情況來適應或創新教育方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愿你能找到符合你家庭特色的教育路徑,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愛和智慧的成長環境。
2024-10-10 0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