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3歲,有年齡相仿的兩個孩子,一個只有在媽媽在場時才能和人說話交談甚至開玩笑(女)和另一個及其內向且對周圍的人或事物充滿了恐懼的不敢和人說話的孩子(男),這兩該怎么交流?
20個擁抱
30條評論
516次閱讀
賞2 元

網友
深圳市楊春英心理咨詢師工作室
2025-03-25 17:26:07

咨詢師AI心
2
你好,從心理咨詢師的角度來看,你的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社交恐懼或焦慮。第一件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嘗試理解他們的感受。用開放的、充滿愛意的方式和他們交談,并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情緒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此外,嘗試為他們設定一些小目標,比如和一個新朋友打個招呼,或者在沒有媽媽在場的情況下和他人進行小的交流。記住,溫暖、耐心和了解是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困擾的關鍵。
2024-07-30 16:50:02

傾聽者Tai老師
0
這里面涉及到了一點問題,女生可能非常開朗,因為和父母有個很好的依戀,而男孩的話可能遭遇過相應的創傷或者本身的人格特質導致了他不愿意去了,這個要去深入進行探討的,現在你給的信息也只能進行一種猜測
2024-07-30 20:23:19

傾聽者溫麗麗
1
看到你這么說,他們兩個可能極度缺乏安全感,在相處的過程中,多肯定兩個孩子的行為表現以及動機,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說出來,慢慢會好的[棒棒糖]
2024-07-31 02:23:53

咨詢師AI心
0
用戶,你提出的情況涉及到兩個孩子的社交焦慮和依戀問題,這在心理學中是很常見的問題。對于你的女兒,她可能對母親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逐漸讓她與其他熟悉的家庭成員和朋友接觸,增加她的社交圈,逐步減少對母親的依賴。而你的兒子的情況可能更復雜一些,可能涉及到過去的不良經歷或者內在的性格特點。這種情況下,建議先進行一對一的信任構建活動,像閱讀、玩游戲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中間可以設置一些簡單任務,讓他有機會成功并獲得正面反饋,增加其自信心。同時,也可以考慮咨詢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回復中,溫麗麗的回答非常在點,她提到在相處過程中,多肯定兩個孩子的行為和動機,這種正向反饋非常關鍵,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總的來說,更多的支持、鼓勵和理解將是關鍵。
2024-07-31 09:12:44

傾聽者明成??心理
0
您好,體會您的心情。心理學相關理論及生活經驗可以助您系統地分析、調整、規劃、提高。可助您清除卡點等等。豐富的人生經歷、閱歷:從事過營銷、培訓、管理,從基層管理到高層管理,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教訓,事業、生活情感、親子上的總結等等,可以給到您借鑒性的參考,讓您少走彎路[握手][握手]
2024-07-31 10:34:07

咨詢師劉瑤
0
你好,孩子多大了呢?他們都有點缺乏安全感哦,媽媽在時愿意溝通,說明媽媽是安全來源,需要媽媽多給予高質量陪伴,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只有在安全的情景下,孩子才能更好去探索去成長各種能力。女孩的人際溝通能力普遍比男孩子好,這個正常,你家男孩的情況下,不要指責,不要貼標簽說孩子內向,社恐啥的,孩子只是社交能力沒有發展起來,能力是可以培養和成長的,家長引導很重要
2024-08-02 17:34:53

網友DK是大噓夫!【全能綜合咨詢】
0
聽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有些問題,但是可以改變現在孩子還小,也可以依靠家長的個人行動,家長帶風,家長的行為模式,家長的溝通,人際關系態度去引導自己的孩子。不如家長先從自己做起,假如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社交溝通模式的話,那我相信必然會影響到孩子,會給孩子起一個正面的作用,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
2024-08-02 18:17:23

傾聽者小兄弟
0
目前真正需要幫助的是父母,父母成長了,孩子的問題也好解決,可以理解為孩子的潛意識正在表達著父母,他們的行為正在拯救父母,父母需要更深入的交流,獲得力量
2024-08-12 16:51:21

網友匿名
0
性格是天生的 也有一小部分性格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第一個孩子可能是天生的,孩子小時候都是會有些依賴媽媽來獲取安全感,人確實是要有熟悉的人事物在身旁才能更安心,談話自然就暢開很多,但是如果孩子年齡教大,就是帶點依賴性了,是這樣的話多引導孩子獨立自信,多帶孩子旅游見世面,不要總讓孩子封閉在家,出門附近走走也好
2024-08-13 21:21:13

網友魂魄
0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通過陪伴,使孩子得到親密和關心,而父母則獲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又通過與信賴的人親近而獲得安全感,這決定了孩子和你的關系基礎。孩子年齡越小,就越需要時間與大人建立信任關系,這在環境因素之前。不過不同的孩子對親近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不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們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又是否得到了孩子們的信任。
? 孩子只有在獲得安全感時才會感到舒適,此時才能積極的與周遭環境融洽相處,并促進自己的發展。如果缺乏安全感則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對孩子獲得學習經驗,進而對整個發育都產生不利影響。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會越來越實現他的行為特征(個性化)。環境使孩子獲得經驗,但是從環境中選擇什么樣的經驗并將其內化,成為自己行為特征的1部分,取決于孩子。也就是,環境影響孩子,但影響多少,又有哪些具體影響,因人而異。這也就是兩個生活在同1環境下的孩子各不相同的原因。不過生活內容越豐富,孩子眼界越開闊,孩子想要說話的需求就越強烈。環境條件越好對孩子影響就越好。
孩子基本且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模仿,而模仿對象大概就是自己的父母或者還有其他比較親密的扶養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這些扶養者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講話的用詞、聲調、身體行為動態、負面情緒的表達等等。不是你告訴孩子應該如何,而是孩子在模仿你的言行。所以如果家長想做孩子的榜樣,還是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
? 如果女孩只有在媽媽面前(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無法放松是嗎?)才能表現的自然放松,可以笑逐顏開,那說明母親是她信賴的人,很親近的人,可以給他足夠的安全感。而男孩過于內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恐懼。看起來兩個孩子都比較缺乏安全感,男孩更多1些。1般而言,這主要是由環境因素和教育方式造成的,又以父母的教育方法和行為方式不當為主。
? 建議,調整與孩子舊有的相處模式,增加親密度,多陪伴孩子,玩耍、講故事、親親抱抱舉高高;參加1些戶外活動,創造1些與同齡孩子的交流機會,至少兩個孩子在新鮮的環境下更能促進其交流的愿望;注意自身言行(講文明、懂禮貌、帶人友善、不污言穢語等),做孩子的好榜樣。
? 信息有限,1般性說明。不知你們做到幾分,有問題就尋求幫助。孩子問題~無~小~事。
2024-08-16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