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5歲,女15歲,上了初中后因為家長的刻意為之導致老師和同學都開始討厭我,有時候是推我,有時候是語言暴力我,以前因為生病總是請假但是學習還是很好的,雖然爸爸媽媽從小就沒有關心我學習和身體,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能好好的,初中后也是病沒有治好,經常請假,學習家長從不管我,我沒有人問學習一落千丈,從前幾名掉到最后幾名,我成了家長發泄憤怒,同學老師發泄壓力的一個物品,家長從來不信我有優點所以也幫老師找借口,我被勸退了,之后就一直被家里人罵和陰陽怪氣持續2年,之后爸爸媽媽要離婚,我拿自S威脅,但是我還是知道了,他們各有一個情人,但是他們把出軌的問題推到我身上自己繼續甜甜蜜蜜,我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吃白飯的就開始學習畫畫,現在也能接單到100幾一單,但是有的人一直胡攪蠻纏,搞得我心態非常不好,經常安慰自己沒關系加油以后就好了不是自己的問題,可是越說越難受了。一年前在醫院確診為重度抑郁重度焦慮,醫生讓每周看三次心理醫生,爸媽覺得浪費就一次沒有去過,我控制不住自己大腦和身體,以前一直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片空白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找刀快點找好難受,割了就不難受了沒事的不要怕。現在情況好了特別多,就是爸爸媽媽一直是要我拿錢給他們,買了東西也要我自己買更高價補償他們,我一直是拼命熬夜通宵掙錢,但是我還是養不起自己,身體好多病我不敢問他們要錢去治療我知道他們不會答應,我經常對他們拍馬屁,問夸他們什么,他們就用反義詞罵我什么,不想去學校,不想長大去工作,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每天晚上都會想等成年就去S好了,我真的知道這種想法不好,可我沒有朋友也沒有錢去看病,這幾年有很多讓我委屈想發泄的事情,但是要一件一件講,可能要好久好久吧,現在對外的樣子是陽光通透成熟,經常會安慰別的大朋友小朋友,我好像很適合安慰人開解人,因為我就是抑郁,我知道怎么說讓他們好受讓他們開心,可是這些話說給自己就開解不了一點,唉,好迷茫啊,失眠睡不著,睡著3個小時就做噩夢驚醒,在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不知道發這個會不會有人看到 看到了有會覺得我煩嘛,還是看到了會影響自己心情
16個擁抱
18條評論
308次閱讀

網友
催眠易化心理咨詢的機制初探
2025-03-26 07:47:08

咨詢師AI心
1
親愛的,我看到了你這個階段的困擾和痛苦。首先,你需要意識到你并不是家里發生問題的原因,你無需為別人的錯誤負責。同時,你已經非常棒,通過畫畫表現自己,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收入。我強烈建議你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盡管你的父母可能無法為你提供支持,你仍然可以找到其他的途徑,比如學校的心理咨詢,或者社區中的免費心理咨詢。記住,不要讓情緒困住你,你的生活有無限可能,只要你愿意尋找和接受幫助。
2024-07-20 02:57:23
我知道現在情況非常不好,不敢出門去也不想看見陽光,不知道以后怎么療愈自己了
你好

咨詢師AI心
0
親愛的用戶,看到你遭受這么多痛苦和挑戰,真的讓人心疼。首先,我惺惺相惜你依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并嘗試通過畫畫來自我救贖,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勇氣和成就。飛語心理的回復顯示了對你困難的理解和對未來可能的支持,這是非常寶貴的。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盡可能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持,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外界的幫助來處理我們內在復雜的感受。同時,盡管家庭環境對你非常不利,但你能為自己的未來拼搏,展現出的獨立和堅強令人敬佩。請記得,總有人愿意聽你的聲音,我們社區就是其中之一。希望你能繼續保持堅強,也歡迎你隨時向我們尋求幫助。
2024-07-20 09:04:59

咨詢師陳明
0
父母為什么這樣?我曾經也有類似情況。多半是他們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又沒有時間精力讀書學習,周圍人大都都是類似的人。但目前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目標,核心目標是什么,能改變的是什么呢?
2024-07-20 09:36:44

咨詢師陳明
0
大處著眼:“該做的事情”,小處著手:“能做的事情”——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情,一、自己能改變的事情,二、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幾乎所有不開心、所有心理問題,都是在盯著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每次改變不了,做不到,就產生挫敗感。次數多了,就惡性循環。幾乎所有開心、所有心理健康,都是專注于自己能改變的事情,每次都能做到,就產生成就感。次數多了,就產生各種良性循環。不能改變的事情,比如:過去的事情,將來的事情,別人的事情。能改變的事情,比如:現在當下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可達成可實現的小目標。
2024-07-20 09:37:38

咨詢師陳明
1
我認為有三個要點。1明確您的人生規劃,您的核心目標。(生活學習目標,婚姻家庭目標,工作事業目標,個人成長目標。)2學會包容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做一個完全為自己負責成熟的人。自愛是安全感的根本。開始有意識,做一個真正成熟為自己一生負責的人。3活好當下,當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識建立連續積極的思維習慣。?????
2024-07-20 09:37:57

咨詢師陳明
0
看到您的描述,本人小時候也有類似經歷。1個人如果缺乏父愛母愛,就如同身體吃不飽飯1樣,營養不良,會產生各種問題。可能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包括父母,改變過去的事,但可以1點點改善自己,1次次成長自己,1秒秒活好當下。就像1個人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自食其力1樣,在心理上,我們也可以自給自足自食其力,也就是——通過真正自愛,自己真正愛自己,自己真正為自己負責,自己像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1樣,自己這樣對待自己。自己補足自己急需“心理營養(持續自我肯定接納關懷)”就會越來越心理健康,越來越有動力,大部分心理問題往往迎刃而解。當然,這需要1個長期的過程,但方向正確就不怕路遠。
2024-07-20 09:38:42
心理論壇
最新
熱門
懸賞
相關問題
我的
心理咨詢更多
傾訴熱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