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1歲,安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79位。安姓起源于黃帝。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原北部),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后定居,子孫世代姓安。[9],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較復雜,自西域人成為北方安姓主流以后,外族的血液融入一直沒有間斷過:北魏時河南鮮卑族的安遲氏改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后來成為柳城的安姓望族。唐時回鶻人、五代時沙陀人、吐谷渾人、奚人等均有安姓。明朝時菲律賓蘇祿東王于歸國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二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國,改姓溫和安,今山東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時期,北方的蒙古人、回回人、滿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安姓者。西南地區的彝人、云貴川地區的土司、土人在改流歸土中改用漢姓,安姓也是主要的姓氏。[4],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9%,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安姓總人口的25%。明朝時期,安姓大約有8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0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貴州和山西兩省,約占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0%。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4%。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總人口的13%。[4],中文名,安,外文名,An,得姓方式,以國為氏[9],得姓始祖,昌意[9],主要郡望,武陵郡、河內郡等,名人,安清、安德裕等,排名,110位,人口數量,約 170 萬,
7個擁抱
3條評論
8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