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4歲,這個人已經(jīng)很多次無緣無故的罵我了,之前都沒有計較也努力的忘掉了,今天又莫名其妙的罵我,我一次都沒有得罪過她,也沒有罵過她,都是她經(jīng)常莫名其妙的罵我,我在微上面舉報也沒有用,都是失敗投訴,難道善良正直的人永遠(yuǎn)都會被別人欺負(fù)的體無完膚嗎?
6個擁抱
77條評論
752次閱讀

網(wǎng)友
潤教心理咨詢系統(tǒng)
2025-03-25 21:15:12




但經(jīng)常被同一個人經(jīng)常莫名其妙的罵,總是有一次會不舒服的
我已經(jīng)刪了她了,也退群了
我也有拉黑
我并沒有加她好友,她是在群里面罵的
謝謝大家

咨詢師何世東
0
如果他的罵聲只是主觀上傷害你了,你就想想自己愿不愿意和一個精神病計較!如果他的罵聲客觀上傷害你了,不妨遠(yuǎn)離甚至隔離這樣的人,除非你能讓他閉嘴!
2021-07-13 15:40:35
我覺得,我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了,第一,她罵過我很多次了,我都沒有與她計較,她也沒有罵過她,更加沒有得罪過她,我不欠她的,問什么要我反思別人對我說的話,還要我自己反思我為什么感到氣氣憤,正常人被別人這樣對待都有生氣吧
我很敏感,但我也不傻,我知道樓上的泉韻小姐姐,讓我反思我自己身上的問題,我自認(rèn)為,我身上沒有任何錯誤,我一次都沒有罵過她,她確老是罵我,我已經(jīng)夠正直了,沒有人理解我就算了,看來這里的心理老師都不怎么樣
什么叫,我覺得莫名其妙的,很氣憤,想想,為什么人家會對我說這些話,我會覺得氣憤,你根本就沒有拿我當(dāng)做正常的人看吧,我沒罵過人家,她罵我,難道不是我被莫名其妙的罵嗎?我還以為會有人理解我,結(jié)果說出來都是我自己身上的問題,果然我不適合和任何人說話或者交流。
心理醫(yī)生也有好人和壞人,壞人會說什么樣的話,一聽就能聽出來。
沒給錢,就說善良的人壞話,好醫(yī)生永遠(yuǎn)都有人喜歡,看病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不好的醫(yī)生,自然是相反的,天道有輪回參天饒過誰
看來你們這些心理醫(yī)生挺喜歡和,心理敏感的人吵架,還算什么心理醫(yī)生,沒有職業(yè)道德
我如果不敏感,還能在這里說話嗎?
你就不是庸人嗎?裝的自己有多高尚一樣
那你也只能斷章取義我的意思了,你理解我的意思嗎?你何嘗不是斷章取義,庸人自擾。
何世東先生,我看了您的簡介,你的好評是一個都沒有,正能量也是一個分?jǐn)?shù)也沒有,如果你是一位很善良稱職的心理醫(yī)生,為什么好評一個都沒有,還說出這樣沒有格局的話,和心理脆弱的人計較,您也算什么好的心理醫(yī)生。
服務(wù)的人也就一個。
我從始至終都很有禮貌,您作為一個心理醫(yī)生,和心里脆弱的人計較,互相的禮貌都沒有,又何談別人尊重您。

網(wǎng)友好好生活
0
小姐姐你沒有錯,這社會上有一種人格叫反社會型人格,就是攻擊型人格,這種人到處攻擊人,尤其是你說的話,只要他看著不爽,他就攻擊你,所以你不要和他講理沒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折磨自己
2021-07-13 16:28:17
謝謝您好好生活,您說的話很有道理,千言萬語都沒有表達(dá)我的謝意,謝謝您,您的這句話,就是我的精神良藥
我覺得您的觀點對心理敏感脆弱的人一點用都沒有,都是直接就教訓(xùn),從來都沒有為對方著想過,都是您自己的方法,我覺得如果您不會安慰別人或者開導(dǎo)別人就不要在給別人雪上加霜了,這樣您只會更加傷害別人。
我也不想心理敏感,但我覺得有時候,對方說的話已經(jīng)夠直接了,我總不能裝成傻子一樣,當(dāng)做不知道,不理解。
那對方也會說我像傻子一樣,或者她好笨哦
好的謝謝,笑兒老師,感謝

咨詢師何世東
0
這里不是咨詢,這里只是問題討論和觀點分享!我一般不會去共情!我在想有勇氣在公開的場所呈現(xiàn)自己的問題,本身就準(zhǔn)備好迎接不同的聲音!
2021-07-13 16:42:39
難道花錢就是咨詢,沒花錢就不是咨詢,我覺得您的認(rèn)知有問題
人有的時候被罵,很少被罵醒的,大部分罵根本就沒有用,只能慢慢講道理,聽多了,就想的開了。還需要自己的勇氣。
別人罵我,我不罵也不說臟話,我的心態(tài)已經(jīng)夠好了
您都說自己不會給,沒有付費的人共情了,只是發(fā)表您自己的觀點,但您的觀點都是不安慰別人,本來已經(jīng)受委屈了,您的觀點還要我自己反醒自己,只會讓我的身心更加受傷,只能說明您是為不合格的心理醫(yī)生,作為旁聽也是需要心態(tài)的吧
作為心理醫(yī)生,您首先不是要考慮對方是什么心理嗎?還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識吧
不用解釋了,我也不想聽了,雖然您是長輩的心態(tài),恨鐵不成鋼的,但很多年輕人在受傷的時候都需要溫暖,比兇更管用
悲傷的時候,別人讓自己反醒自己,只會越來越否定自己,這是一個心理軟件吧,公開也都是有問題咨詢的,如果不是難過誰用心理軟件呀
那請問您什么樣才是咨詢,付費一對一就是咨詢了嗎?我都不想說什么了,你越解釋只會越給自己摸黑罷了
謝謝羅老師,我現(xiàn)在想開了不難過了,感謝[玫瑰][愛心]
你用錯地方了吧,第一我并沒有放錯,我也沒有罵人,這么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不覺得你隨意評價別人思想有問題嗎?
我覺得是的,這是一種受害者有罪論。比如舊社會的某甲,天生殘疾,生下來沒滿月就被家里老人把他溺死了。鄰居1說:這個孩子真可憐。鄰居2說:這個可憐的孩子必有可恨之處!請問這個嬰兒的可恨之處在哪里?
我們并不了解其他人的處境,或許也根本不想了解,偏偏喜歡充當(dāng)人生導(dǎo)師的角色,不假思索拿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搪塞過去,將過錯歸咎于他人,自己樂得個自在。
可能被傷害的人并沒有什么過失,卻被你的偏見、大眾的偏見置身于“可恨”的境地,多么莫名其妙,又多么容易發(fā)生。
可能在你看來“可恨”的人,曾在痛苦中不停地掙扎,你只瞧見如今皮囊外的“惡”,看不見過往。
隨隨便便說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不負(fù)責(zé)的行為,無異于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都說人艱不拆,再補(bǔ)刀就真的令人痛心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里有句話:我年紀(jì)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dǎo)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
我們不該拿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別人,不該嘲笑他人的痛苦,不該指責(zé)別人的習(xí)慣,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不是太圣母婊了”,但的的確確你沒有權(quán)利用一句輕飄飄的話定義他人的未知處境。
微博上總有人在評論區(qū)冷嘲熱諷,比如,在一則尋找丟失孩童的視頻下,總有人發(fā)些“父母沒看好小孩,丟了怪誰,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諸如此類。你發(fā)關(guān)心、建議的言論可以,像這樣嘲諷、漠不關(guān)心,怕是冷酷無情,才會冷冰冰地在屏幕背后敲下這些文字。
只有自己在危難的、悲傷的時候,才會真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打擊有多重,便再也不敢隨便對別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了。
很多人分不清“真可憐”與“假可憐”的區(qū)別,以為這句話適用于全部可憐之人。對于假可憐,像由于本身的缺點導(dǎo)致的可憐結(jié)果,可以說他有“可恨”的地方;對于真可憐,不是刻意引起的,怎么能說他可恨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也許很少人知道它后面還接了一句話,盡管不是那么絕對,但總算完整一些,可憐之人亦有可悲之苦啊,倘若這樣想,diss他人的“鍵盤俠”們倒會少點戾氣了。
無論怎樣,少點盲目、少點跟風(fēng),“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要輕易給別人扣帽子,將心比心,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