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6歲,《愛為何會變成傷害》---揭開原生家庭矛盾痛苦的真相 這個問題得從我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說起(很不情愿出賣隱私,但為了論題,我豁出去了)。 最近我喜歡上了一個人(網友),經過心理學的推理,我明白了他的人格特質里有我丟失的人格碎片,他的性格和我互補,是我性格的另一面。因此我感覺到了被吸引。 因為這種差異性和互補性,我的性格模式被他迅速打破。我冷淡、沉悶、嚴肅,退縮,他熱情、大方、慷慨,勇敢。是他言語間傳遞的對我濃烈的興趣,讓我有了被看見的感覺,感覺到我終于不再是一個工具、一個符號。 不止性格模式被打破,還打開了我的身體和我的心。他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不再是那么的苛刻和冷漠,我長期緊縮的身體終于有了舒展的機會。也讓我不再那么恐懼外面的世界了,我封閉的心終于開了一個小口。這種感覺就像久躺“棺材”后的我,又能重新開始呼吸,感受來自“新世界”的空氣了。 這種喜歡的感覺,如此美好,讓還在抑郁康復期的我,也能夠抵抗地心引力,嘴角不自覺的上揚。這讓我想到曾經我愛一個人時的感覺,反而是憂郁苦悶甚至沉重的呢。 愛為何會變成傷害?因為人的行為是由感受決定的。 問:當不斷感受到被否定時,我們還會喜歡對方嗎?還會努力滿足對方嗎?答:當然不會。問:如果愛還在、關系還在,會如何相處呢?答:可能會進入競爭狀態或冷戰狀態。在競爭狀態時,會用策略誘使對方滿足自己,或用手段逼迫對方滿足自己。當對方還是不能滿足自己或拒絕滿足自己時,就會更加抱怨和憤怒,這個時候,愛就變成了傷害。 愛是一種信仰,它扎根在人的潛意識里,它像樹根一樣埋在地底下。喜歡是一種體驗,是心之所向。是輕松、愉悅、舒展、敞開的感覺,它是樹根以上的枝繁葉茂。 如果沒有愛,喜歡就是輕浮的偽裝。如果沒有喜歡,愛將是痛苦的煎熬。 因為沒有喜歡,整個人是緊縮的壓抑的,這種感覺是很負面的。為了擺脫這種負面的感覺,所以我們就用策略和手段,去要求對方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試圖干涉對方。 這就是親子關系充滿矛盾,甚至讓人痛苦絕望的原因。 只有建立在喜歡基礎上的愛,才能變成根深蒂固且枝繁葉茂的大樹,才能護佑子孫健康成長。 所以如果父母對你只有愛而沒有喜歡,那你產生無價值感,恐懼感,自我缺陷感......是再正常不過了。所以想要努力變得優秀,想要被人喜歡,一旦不優秀就充滿不安甚至恐懼,這真的不是矯情,是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掙扎。
14個擁抱
26條評論
548次閱讀
賞1 元

網友
心理咨詢師史宇簡歷
2025-03-26 0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