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個貼子。 因為過分依賴和心智成熟無關,只關心個人的滋養,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過得豐富而充實。他們渴望快樂和享受,卻不關心心智的成熟,也不能忍受成長的痛苦,孤獨和寂寞。 愛的真正對象應該是人類,只有人類的心靈才有成長與進步的能力。我們喪失愛人的能力,就可能把情感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卻以為照樣可以培養出真正的愛。比如,有人轉移到寵物身上。 不合理的給予以及破壞性的滋養,也不是真正的愛。給予者以愛做幌子,只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心智的成熟當一回事。那些常年忍受家暴卻始終不能走出婚姻的女性,那些一味付出累到筋疲力竭的父親或母親,他們潛意識中認為自己的犧牲是無私而偉大的,是真正的愛。其實這種無謂的犧牲并不值得,因為這樣對所愛對象的心智成熟沒有絲毫幫助。 澄清了幾大誤區,我們來描述一下真愛的樣子吧。 真正的愛,不能單憑感覺行事,是來自雙方心靈的意愿,是自我決定和選擇,無論愛的感覺是否存在,都要奉獻出情感和智慧。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真正的愛是一種關注,更是行動。意味著自我完善,即讓自己進入陌生領域,塑造出不同的嶄新的自我。人最害怕面對的是改變帶來的痛苦,最需要的是勇氣。 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改變,成長和衰退的過程,選擇了生活與成長,也就選擇了面對死亡的可能性。我們應該把它當成永遠的伴侶,這樣才能清醒的意識到人生短暫,愛的時間有限,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和珍惜。不敢正視死亡,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真諦,無法理解什么是愛和生活。 每個人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界限,并將自我延伸到新的領域,心智會愈加成熟。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亦步亦趨,墨守成規,不是被動而消極的抗拒心靈的呼喚。 真正的愛要敢于作出承諾。并且了解沖突或者批評是人際關系中特殊的控制權,如果恰當的運用就可以改進人際關系進程,繼而改變所愛的人的一生。適當的提出建議,恰當的運用賞罰,適時的提出質疑,果斷的予以拒絕,這些都可以有效地中和沖突或批評的副作用。 正因為真正的愛如此積極而美好,所以自律的力量來自于愛。而愛的本質是一種意愿,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一個成熟的人不應被情感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壓抑得蕩然無存。 真正的愛能夠幫助他人心靈的成長,也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這樣的愛,你擁有過并給予過嗎?
5個擁抱
8條評論
380次閱讀

網友
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領取
2025-03-25 19: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