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4歲,...我討厭媽媽,我不知道我為什么要討厭媽媽,每次跟媽媽說話我就覺得很煩
3個擁抱
32條評論
460次閱讀

網友
專業心理咨詢中心哪家好
2025-03-27 20:39:36
嗯
是
我真的打游戲也不行,一打就罵我
你好
真的媽媽罵我很難聽的話

咨詢師陳明
0
我們聽到不中聽的話時,一般有三種選擇:
1指責自己。
2指責對方。
3觀察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心平氣和的詢問對方。
觀察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心平氣和的告訴對方。
2020-09-04 20:03:23
比如,說我廢物
真的我快瘋了
我也希望

網友凡夫
0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矣。(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但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見《正編·復袁聞純書》。)譬如竊賊,認作家人,則所有家財,悉被彼竊;若知是賊,彼即逃去。金不煉不純,刀不磨不利。不于煩惱中經歷過,1遇煩惱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識得彼無什勢力,其發生勞擾心神者,皆吾自取。經云:“若知我空,誰受謗者?”今例之云:“若知無我,煩惱何生?”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印光法師:”(3)復陳飛青書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1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逍遙物外。所謂“1心無住,萬境俱閑,6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印光法師:(正)復徐彥如軼如書欲令真知顯現,當于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1切違理情想,暫萌于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于我何干。來不預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正)了凡4訓序
2020-09-04 23: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