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歲,其實我很討厭自己 想獲得別人的在意,卻又討厭在意 明明說著正常一點,但總是讓人覺得惡心 喜歡自己的聲音,卻因為別人說太騷氣,而拒絕開口, 討厭自己和別人說自己不安分,卻跟自己說自己就是賤到骨子里 明明說不愿意,不接受,卻還說愿意以其他方式接受 不會愛自己,也不會愛別人 喜歡又害怕疼痛 告訴自己安分,卻又告訴自己無所謂 真,,惡心
2個擁抱
17條評論
477次閱讀

網友
鄭州免費心理咨詢電話號碼
2025-03-29 08:42:18
你好
很難受
很痛苦
無法開心的笑
疼
嗯您好

傾聽者趙曉光?
0
解析以人為中心的咨詢服務風格…偉大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的以人為中心的咨詢服務理論。人都有自愈的能力,因為我們天生就有自我實現的傾向,我們都在本能的想要成為1個更好、更理想的人,所以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具體怎么運行和操作呢?1.來訪者主動求助。這對于咨詢服務來說是1個重要前提,如果來訪者不認為自己需要幫助,咨詢是很難成功的,就像有的父母是強迫孩子過來咨詢的,往往只要孩子不愿意,那么咨詢很難達到效果。2.咨詢師向來訪者說明服務的情況。作為咨詢師,要向來訪者說明,對于他所提的問題,這里可能暫時沒有明確答案,咨詢是幫助建立1種環境和氣氛,幫助來訪者自己找到某種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方式。3.鼓勵來訪者情感的自由表達。咨詢師須以友好、誠懇的接受對方的態度,促進來訪者對自己情感體驗自由、放心的表達。4.咨詢師認識,澄清對方的消極情感。這是很困難、同時也是很微妙的1步,咨詢師接受了對方的這種信息,須對此有所反應,但反應不應是對表面內容的反應,而應深入來訪者的內心深處,注意發現對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不論對方所講的內容是如何荒誕或滑稽,咨詢師都應創造出1種氣氛,使對方認識到這些消極的情感也是自身的1部分。5.來訪者成長的萌動。這是關鍵1步,當來訪者充分暴露出其消極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試探性的,積極的情感不斷萌生出來,成長由此開始。6.咨詢師對來訪者的積極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認識。對于來訪者所表達出的積極的情感,咨詢師應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揚或贊許,也不加入道德的評價,而只是使來訪者在其生命之中能有1次機會去了解自己,即無需為其消極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無須為其積極情感而自傲。7.來訪者開始接受真實的自我。由于社會評價的作用,1般人作出任何反應,總有幾分保留,使得人們具有1個不正確的自我概念,這與人的真實的自我是有很大距離的。而在來訪者處于能被人理解與接受的氣氛之中,有1種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夠有機會重新考察自己,對自己的情況達到1種領悟,進而接受真實自我。8.幫助來訪者澄清可能的決定。在領悟的過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決定及行動,此時治療者要協助來訪者澄清其可能作出的選擇,另外,來訪者此時常常有恐懼,缺乏勇氣以及不敢作出決定的表現,應有足夠的認識,此時,咨詢師也不能勉強對方或給予勸告。9.效果的產生。領悟導致了某種積極的嘗試性的行動,此時效果就產生了,由于是來訪者自己達到了領悟,自己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并且自己付出行動的,因此這種效果即使只是瞬間的事情,仍然很有意義。10.進1步擴大效果。當來訪者也能有所領悟,并開始進行1些積極的嘗試后,咨詢就轉向幫助來訪者發展其領悟,以求達到較深層次。如果來訪者對自己能達到1種更完全更正確的自我了解,則會具有更大的勇氣面對自己的經驗,體驗,并考察自己的行動。11.來訪者的全面成長。來訪者不再懼怕積極行動與成長的過程,并有較大的信心進行自我指導,只是咨詢師與來訪者的關系達到頂點,來訪者常常主動提出問題與咨詢師共同討論。12.咨詢結束。來訪者感到無須再尋求咨詢師的協助,咨詢關系就此終止,通過這樣的1個過程,很大程度上都能幫助來訪者重新認識自己,理解自己,嘗試去做更多有效的行動。最后,以人為中心的咨詢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認為,人基本上是誠實的,善良的,可以信賴的,這些特性與生俱來,而某些“惡”的特性則是由于防御的結果,而并非出自本性。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決定,都有著自我實現的傾向,若能有1個適宜的環境的話,1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控制自己的行動,最終成就自己。我是趙老師,??用心理學,帶您自我實現!
2020-08-02 21:29:22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