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面情緒通常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中產生的,而這些矛盾多源于我們對他人的期待和現實不符。
所以,一個人健康與否,是身心平衡、人際關系和諧的結果。
想要擁有真正的健康,不能僅僅依靠吃補品看醫生,更需要學會與人相處,擁有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幸福力。
有位女性朋友,年輕的時候,漂亮,心高氣盛,追求的人也多,和愛人相處也是趾高氣揚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生氣、發火。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她的愛人在事業上發展得越來越好,關注他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受到許多年輕女性的青睞。
這位先生在家經常被妻子指責,抱怨;在外經常被恭維,漸漸覺得看老婆越來越不順眼,夫妻吵架也越來越多;再后來,他有了婚外情。
這位妻子心中的積怨和憤怒更加升級了,但一向好強、要面子的她,不愿意讓家里人知道,更不肯讓親戚朋友知道,也不能讓孩子知道,于是她變得越來越壓抑甚至抑郁,兩年后發現得了乳腺癌。
相信你也聽說過,也許你身邊就有因為各種惡劣情緒淤積于身而導致生病的人。
現代醫學越來越多地證明:人的各種疾病和負面情緒密切相關。有一本書叫《Deadly Emotions》(《致命的情緒》),作者是美國執照家庭醫生 Don Colbert。
他在書中引證了許多近年來關于情緒和疾病關系的研究。
比如經常憤怒和有敵意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壓和冠狀動脈血管疾病;
怨恨、悲痛,不能寬恕和原諒他人,自我憎恨,容易導致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和多發性硬化癥;
焦慮,容易引起應激性腸道綜合征;
驚恐發作,導致二尖瓣脫垂;
壓抑的憤怒,容易引起緊張,偏頭痛,慢性腰背部疼痛,下頜關節脫臼,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可以說,情緒是疾病之源,疾病是負面情緒沒有化解的身體吶喊!
每一種疾病都是身體的呼喚,呼喚得到關注、得到肯定、得到感謝、得到接納。許多的悲傷、恐懼、憤怒、不滿、抱怨都源于沒有得到身體需要或想要的東西。
很多疾病,現代醫學并沒有根除的治療方法。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各種癌癥、艾滋病、各種免疫缺陷疾病,只能維持相對穩定,而藥的副作用又較大。
記得我做眼科醫生時,經常碰到患視網膜變性和青光眼的病人,許多病人反反復復發病最終失明。我立志做一個能夠從根本上幫助病人解脫病痛的醫生,而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報考研究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就知道:
我們很多的疾病在出現癥狀之前,組織已經發生病變了。
就比如,當你感到肝區不適、惡心、厭食之前,肝組織已經病變了;
在組織發生病變之前,在細胞已經發生了病變;
細胞發生病變之前,我們體內的分子已經發生化學變化;
而我們體內分子之所以發生化學變化,多數情況與我們的情緒有關。
為了讓大家直觀地看到情緒是引起組織器官變化的,我在課堂上會問:“誰害怕當眾發言?”一般有很多人都怕,有些人怕當眾發言超過對死亡的恐懼。
我就找一個特別害怕發言的人,讓她站起來。你會看到,她一站起來臉就紅了,手腳出汗,甚至顫抖,心跳加速。
還有,生氣的人會面紅耳赤,怒發沖冠,其實都是情緒引起的身體反應。如果沒有得到化解,久而久之,就會淤積在身體內形成病癥。
其實,幾千年前,《黃帝內經》里就有“恐傷腎,悲傷肺,怒傷肝,憂傷脾”的記載。只是現代醫學找到了科學的證據,讓人能夠看到這個變化的路徑。而人能夠理解和看到的實際上很有限。
所以,情緒致病不再是一種說法,而是現實的存在。
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會發現不管是喜是悲,我們絕大多數情緒都是在與他人相處中產生的。我認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生病是因為你的關系出了問題!
那么我們有多少人學習過決定健康、生死、幸福的情緒和關系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呢?絕大多數人沒有學過。
很多人,談到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愛人、孩子、上級、同事、公婆相處時,他們的回答是:沒錢,沒時間!可如果哪一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看病,醫生說,你身體某個部位長了個東西,需要馬上住院,還要交幾十萬元押金。這個時候,他們會突然間覺得,“我得變得不僅有時間,有精力,還必須有錢!“
太多人年輕時耗盡自己的一切資源、時間、精力和健康去創造財富,然后,用積攢的財富去治病。這樣,生命就成了一場為治病積攢錢財的旅程。錢財已去,健康難留,很多時候,換來的是人去財空。
這就是很多人自動或被動選擇的人生之路。然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從疾病的根源入手;
從經營我們與自己的關系,與父母的關系,與孩子的關系,與領導的關系,與同事的關系入手;
從把握自己的情緒入手。
當心情寧靜,關系和諧時,疾病就會遠離。
在同樣受污染的環境中,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主要區別是人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的核心是免疫力,而免疫力的基礎是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寧靜,與人和諧相處。
簡言之,心情好,免疫力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