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學校心理學

學校心理學
轉載文章 發表時間:2015-02-27 11:37:08 985 0 0

《學校心理學》介紹了我國學校心理學的發展現狀與前景,講述了如何在學校中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評估,以及有了評估結果之后如何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干預。具體分析了學生中存在的幾大問題行為,包括學習障礙、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以及人格與情緒障礙等,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矯正方法。

1定義

國際學校心理學會(1996)的界定:

“學校心理學家一詞指的是受過心理學與教育專業訓練,在學校、家庭以及其他可能發生影響的環境下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學服務的專業人員”。

美國心理學會(2000)的界定:

“學校心理學(School Psychology) 是一種綜合性的專業活動,也是一門為學校教育提供服務的職業心理學,它為學生、家長、教育者以及學校教育過程提供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指導,為學生在學校、家庭和其它系統中的發展過程提供心理評價、干預、預防、增進健康、計劃的設計和評估服務,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

學校心理學是心理學的應用分支,是心理學與學校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結果,是心理學應用和服務于中小學校的具體表現。學校心理學的出現與崛起,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提供了心理科學的依據,又提供了公職人員從業的機會。學校心理學家進入學校,不僅為學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mental hygiene)積極地開展了工作,而且也是一支學習輔導、職業指導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

2危機期問題的討論

學校心理學家的幫助對象主要是5~18歲的學生。因為在這個階段,青少年期處于人生發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這個階段是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時期,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萌芽的時期,是開始以道德意識、道德觀念指導自己行為的時期。另一方面,這個階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發展跟不上生理發展的青春期;是逆反、對抗心理容易出現的時期,是幼稚與成熟、沖動與控制、獨立性和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發展,必然是兩極分化嚴重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處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少年過渡時期的各種矛盾,日漸趨于成熟化。

世界各國學者都在探討和研究青少年,并形成各種各樣的青少年觀。其中較為流行的是“危機期”的觀點。危機期(crisis period)出自危機論(Crisis theory)。它是當代西方心理學界流行的一種青少年觀。該理論從西方社會生活方式特點、人際關系和家庭結構的現狀所造成的反抗社會、反抗成人、蔑視法律、鋌而走險的事實出發,認為個體發展到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反社會行為。要和現實、成人發生沖突。危機論表現在各學派心理學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蘭格(E.Spranger)將青少年期比喻為“第二次誕生”;霍爾(S.Hall)把青少年期比喻為人生行途中的“疾風怒濤”(strum and drung)般的不平靜的、動蕩不安的時期;勒溫(K.Lewin)在闡述青少年心理特征時,認為由兒童的“心理場”向成人的“心理場”之過渡階段,青少年在未知的環境中無法明確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成了介于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邊緣人”(marginal man);荷林渥斯(L.S.Hollingworth)將青少年描述為擺脫依賴,要求在家庭中獲得平等與獨立地位的“心理斷乳期”;艾里克森(E.H.Erikson)明確提出,青少年發展任務是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及防御自我同一性擴散,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機,促進人格健康的發展。圍繞“危機期”,將問題提出來了,這僅僅是發展心理學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征的闡述。如何開展進一步的討論,特別是在教育實踐中克服這種危機性,使青少年順利地度過“過渡期”,那就要依靠學校心理學家來解決問題了。

因此,學校心理學是心理學為學校服務,解決學校實踐問題時的產物。學校心理學家目前在中小學開展工作,為教學、教育和咨詢等目的開展對個人智能的心理測驗;對在校兒童青少年進行和學校教育有關的心理治療;與教師和學校人員密切配合對學生開展心理衛生工作,使他們有最良好的社會適應。

學科產生

1879年,心理學在德國產生;

1896年,Lightner Witmer在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創建兒童診所,標志著學校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誕生;[1] 

1891年,美國心理學學會(APA)成立;

1936年, 美國應用心理學會成立;

1945年3月,美國學校心理學學會成立( Division 16 of the APA, formed specifically for the specialty of school psychology);

1969年,美國學校心理學家協會成立(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

1981年, 國際學校心理學學會成立;

1993年中國心理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成立時,將原先學校管理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改為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

對象、性質與任務

1.學校心理學史心理學的應用分支,是心理學與學校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結果,是心理學應用和服務于中小學的具體表現;

2.學校心理學是在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等心理學分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和這些分支學科關系密切,而且也是這些心理學分支融合的結果。

3.學校心理學研究對象主要是5—18歲的學生,盡管它也探索正常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但側重點主要還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學習困難的[1] 兒童與青少年。

4.學校心理學的出現與崛起,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學的依據。學校心理學家進入學校,不僅為學生預防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積極的開展了工作,而且也成為一支學習輔導、職業指導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

工作領域

1.心理預防與心理衛生

2.心理咨詢 ( counseling)

3.診斷性評價

4.行為矯正

5.學習指導

6.職業指導

地位與作用

1.研究課題——學校教育的應用課題;

2.學校心理學家在學校里所扮演的角色

(1)心理衛生的保健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2)德育工作的輔導者

(3)學生學習的輔導者

(4)選擇職業的指導者

學校心理學研究和實踐的五大原理

1、綜合性、發展性的原理

2、心理輔導和咨詢中人生哲學的原理

3、個別咨詢和集體輔導的原理

4、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5、從“矯治的心理輔導”到“培育的心理輔導”的原理

與其他心理學科

學校心理學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和自己的任務,構成其獨特的學科性質,構成心理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

一、普通心理學是學校心理學的基礎

二、學校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學一起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

三、一門應用性的心理學

四、心理測量學為學校心理學家提供評估的工具和分析方法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 538在线精品| 日本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天天看免费高清影视|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免费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说女生二哈是什么意思|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国产99在线播放| 高清日本无a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乱码| 中国熟妇xxxx|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国产VA高清CABAL|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999精品在线|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 欧美女人毛茸茸|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激情六月在线视频观看|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黄色一级大片儿|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在线免费观看h|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