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神經癥患者的內在素質因素初探

神經癥患者的內在素質因素初探
轉載文章 發表時間:2015-02-12 15:11:41 1101 0 0

神經癥的病因是多源性的,至今仍無定論。目前較一致的看法是,外在的精神應激因素與內在的素質因素是神經癥發生的必不可少的原因,兩者缺一不可。本文擬就神經癥患者的內在素質因素方面的人格因素進行初步的探討。

我們可以把容易產生神經癥的沖突人格的三個基本特性概括如下:①沒有道德愉快,或者,相對于第二個特性來說道德愉快太薄弱;②強烈的違禁性罪感或個人恥感;③手段不能或很難目的化。換言之,童年的好奇心和游戲性未能發展,不能在想象中感到滿足,也缺乏審美情趣。 
顯然,上述三個特性之間具有可理解的聯系,并且從個人發育史看來,這種人格是可以理解的。這種人格的代償形式和輕度代償失調以及典型的神經癥性心理沖突之間構成一連續譜,互相過渡,它們中間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上述三者之一朝相反方向獲得充分發展,也就是說,道德愉快高度發展;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罪感和恥感;或者,手段之目的化在人類活動的任何一個領域獲得高度發展,那么,這個人就不會有持久而痛苦的心理沖突,也就不會發生神經癥。 
由于不能體驗道德愉快,利他行為就必須附加一個外目的,行為也就總是擺脫不了名利和性欲的羈絆。這就給行為者造成深刻的自卑感和不完善感,而過分追求完美便成為很自然的代償。順便一提,Adler似乎沒有看到,有強烈道德愉快的人不是不會自卑。為了避免懲罰,或者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評,這種人不得不極力約束自己,壓抑情欲、傾向于苦修主義、過分嚴肅認真而缺乏幽默感、作風僵化、容易緊張而不容易松弛等等,也都不難理解。違禁性罪感等于抹殺個人應享的權利,也就抹殺了自我,因而這種人缺乏自信,對自己懷疑,造成不確定感。其代償形式為過分追求確定,表現為武斷、頑固、獨特的迷信以及儀式化的生活風格。代償失敗則表現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膽怯懦弱、過分依賴等等。 
強調“應該”,正表明做好事并非出自心甘情愿,也就是迫于責任和義務。用理智主義迫使自己從事自己不樂意做的事,顯然是由于沒有追求道德愉快這種動機或內目的的所致。這種人即使起上節日或歡樂的場面,絕不敢稍有放肆或縱情,因為他總擔心違禁性罪感的襲擊,缺乏享樂能力也就勢所必然。 
這  種人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從哪里來呢?主要靠他人的賞識和好評。因此,他小心謹慎,克己待人,按他人的好惡定取舍,看他人的臉色行事,對批評指責非常敏感。然而,眾口難調。取得張三的好評,同時很可能招致李四的不滿和指責。我們已經看到,缺乏道德愉快的人其一切利他行為都具有準道德的性質。因此,即使別人的指責根據不足或過甚其詞,沖突人格者也只能忍受委屈,因為他內心深處隱藏著違禁性罪感,他多少意識到自己動機不純,也就不能有理直氣壯的反駁,不論是公開的爭辯還是在內心世界里進行自我辯護。這種人怎么會有真正持久的內心平安呢?怎么能不缺乏安全感呢? 
一言以蔽之,沒有道德愉快,人際關系中的矛盾便無法統一:不是損人利己,就是損己利人,當然還是免不了委屈、不滿和痛苦。總是損己利人意味著‘有天理,滅人欲”,可惜人欲滅不了,它不時要冒出頭來給“天理”搗亂,這就使人不斷犯過失,并且悔而不能改。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的行為更加如此。有優點便有缺點,有長處便有短處,有所得必有所失。惡之與善猶影之隨形。但是,健康人格者并不因此而苦惱。沒有道德愉快的人,行為之正面的和積極的方面不能用自己愉快的體驗加以確認和肯定,而行為之反面的和消極的方面卻不斷地被違禁性罪感或恥感所強化。害怕犯錯誤而自我懲罰或感到可恥,沖突人格者只好對人生取回避的態度。Mowrer所謂神經癥者學會了如何“學不會”,顯然不是指知識和技術而言,而是對人生從根本上取回避態度,在社會化道路上學會了如何“學不會”前進。明知煩惱無益卻整天糾纏在里面,丟開大事不想而專想雞毛蒜皮,耽于過去的回憶,極力計劃遙遠的未來,研究抽象空洞的所謂哲理,甚至糾纏于荒誕不經的幻想之中,經常后悔,怨天尤人等等,全都是回避的產物。 
過分爭強好勝,過分愛面子,追求虛榮,根子都在于個人處感強烈;或者是代償性地免于恥感的表現。恥感在后面推著,面子或虛榮在前面拉著,這種雙重動機造成的精神緊張使病人欲罷不能。因為,只要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或者看見自己不如人而又不努力,也就感到可恥的強烈痛苦,比頭痛失眠更加難受。 
所謂無所為而為,實質上是手段之目的化。有一位快60歲的病人,從20歲起就有“神經衰弱”。這位病人的一個突出之點就是什么興趣愛好也沒有。涉及退休以后怎樣打發時間,大夫提到養鳥栽花之類作為消遣與病人商量,病人回答很干脆:“與其養鳥,不如栽花;與其栽花,還不如種菜。”這是一種典型的態度。她不能體驗養鳥栽花的樂趣,至于養雞種菜,那只是手段,目的是可以吃或賣錢。這種人下棋打牌以及任何帶有競爭性的游戲都必須贏,贏了才有面子,才感到痛快。游戲本身似乎不能給他們多少愉快,所以常常玩得不痛快,興趣愛好總是培養不起來。 
文明發展到今天,消閑娛樂的方式可謂多矣,但對沖突人格簡直一概不起作用。憑興趣打麻將是打不出神經衰弱來的。因為玩得太久了,有些疲乏不適了,興趣便會下降,我們就會停下來不打了。讀書工作為什么可以弄成神經衰弱呢?因為病人原來就對讀書工作本身不感興趣,只是出于不得已,為了避免懲罰,為了面子,按“應該”辦事。這就不會發生從愉快向不快之轉變,行為者也就沒有自我調節的信息。外行人以為,人是憑視覺走路才不致跌跤。其實,盲人完全可以不跌跤,可見視覺并非必要。但走路不跌跤,必須依靠非本體感受器所傳遞的關于自身情況的信息。沖突人格者就像一位視覺完好但失去了本體感覺的人。他們自以為對客觀情況了解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卻經常跌跤,還不知道是什么緣故。我們的心理活動要做到自我調節自如,有賴于社會生活中體驗的改變所傳遞的信息,特別是由愉快向不愉快的轉變。沖突人格者不是過分壓抑自己,就是發泄一通積怨。沒有愉快的心情背景(道德愉快或憑興趣愛好的行為動機),當然體驗不到由愉快向不快和痛苦的轉變,也就無從進行恰當的自我調節。 
最后,還要補充說明一點。人們常常把恐懼也視為一種神經癥性情緒,這是有道理的。恐懼、個人恥感和違禁性罪感這三者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無法發泄。悲哀可以大哭一場,憤怒可以用自衛反擊或攻擊行為發泄,仇恨可以用報復行為發泄。成年人的悲、怒、恨一般都是處境性的或繼發性的,它們不是人格基本結構的要素。據研究,引起初生嬰兒恐懼的刺激只少數幾種,如巨大的聲響、身體突然失去支持等。此后,由于條件化和替代性學習或社會性學習(vicarious or social learning),成人才會對多種多樣的事物產生恐懼。如果沒有違禁性罪感和個人恥感,簡單的恐怖是容易通過自我訓練(也許需要別人的指導和鼓勵)而消除的。典型的神經癥性恐怖,如社交恐怖,是個人恥感或違禁性罪感的變形。因此,作者不把恐懼看作沖突人格的要素。個人恥感和違禁性罪感對個人是有害的,沒有它們,我們會更健全。沒有恐懼的生活卻不是我們所真正需要的。

                                                                                                             張昭文     張盛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欧美h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斗鱼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停不了的爱在线观看高清|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新版的| 日韩免费三级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老司机福利深夜亚洲入口|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2022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中出视频在线观看|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久久午夜免费鲁丝片| 最新电影天堂快影eeuss|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